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官网!

秘鲁鱿鱼资源逐年下降,业内呼吁加强对外籍渔船的管控

 

发布时间:2019-10-17 10:27:23  信息来源:UCN国际海产资讯  编辑:EISEN

 
       作者/ Matilde Mereghetti
       编译/ 胡路怡
 
       2019年对于秘鲁大鱿鱼(美洲赤鱿)捕捞业来说,可谓喜忧参半。喜的一面,是今年该品种的出口额有望增长20%(2018年为6.22亿美元);而忧的一面,是这个品种的产量在逐年下降。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统计,秘鲁鱿鱼每年的全球产量约377万吨。秘鲁是全球第二大鱿鱼捕捞国,产量约占全球总产量的14%,仅次于中国(22%)。

       “在南美洲,大多数的秘鲁鱿鱼实际被中国渔船捕捞。”南美大鱿鱼可持续管理委员会(Calamasur)主席Alfonso Miranda Eyzaguirre说,“中国渔船在南太平洋存在感很强,他们遍布在秘鲁、智利和厄瓜多尔领海之外。”

       “秘鲁鱿鱼数量每年在下降,到了该加强保护的时候。”Miranda说,“一方面,南美洲国家自身要加强管理,另一方面,我们还要采取措施防止外国渔船过度捕捞。”

       “在种群数量评估工作上,我们已取得了重大进展。但其他方面也要跟进,要完善捕捞数量、质量方面的数据,并收集分析生物样本。”Miranda呼吁,所有的远海捕捞船只都要严格遵守规矩,强制安装卫星定位设备,并驻派观察员;在货品转口运输方面,更要将法律规定落实到位。

       “考虑到各国的小型渔船具有特殊的状况,执行捕捞限额制度的可行性还需深入研究,而在某些海区执行临时休渔的计划,还必须协调多地渔业机构,在监管下进行。”Miranda说。

       秘鲁鱿鱼的种群资源评估工作由秘鲁海洋研究院(Imarpe)负责,该单位还负责向政府递交渔业管理的科学建议。今年,秘鲁政府划定的秘鲁大鱿鱼捕捞限额为45万吨。


声明:

① 凡本网所有原始/编译文章及图片、图表的版权均属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所有,如要转载,需注明信息来源: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
② 凡本网注明信息来源:XXX(非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联系电话:010-65067637

相关信息
· 利用资源优势,高质量发展西藏冷水鱼产业...
· 关于征集2025年渔船国家和行业标准制修订项目建...
· 链接优质资源 推动品牌消费——农业(水产)品牌精...
· 2022中国水产品大会分论坛——全球鱿鱼市场分析...
· 全球鱿鱼市场分析专题研讨会邀您共聚厦门中国水...
· 挪威“资源税”议案或促使生产商提前收鱼,影响四...
利用资源优势,高质量发展西藏冷水鱼产业...
链接优质资源 推动品牌消费——农业(水产)品牌精...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