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官网!

广州黄沙水产市场新址落定 荔湾东洛围将打造水产主题商贸产业区

 

发布时间:2019-07-30 11:10:31  信息来源:新快报  编辑:EISEN

 
■新的黄沙水产市场效果图。
■新的黄沙水产市场区位图。

       新址船形建筑曝光,新增一处水上巴士码头,打造一个美食港

       年年传出搬迁消息的黄沙水产市场,终于定下了新址!7月25日,《荔湾区沙洛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获广州市地区规划及城市设计专业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这意味着搬迁将“提上日程”。

       根据规划,黄沙水产市场将搬迁至芳村沙洛片区内的东洛围,未来计划打造以水产为主题,集商业、商贸、休闲、生活服务于一体的活力商贸产业区。新址的设计图披露了不少细节,其中包括位于滨江一线的主体建筑呈船形,限高38米。地块内还新增一处水上巴士码头,未来老广们或将可乘水巴到此选购海鲜。

       ■新快报记者 沈逸云 实习生 陈晓丹

       通讯员 穗规资宣

       背景 旧址位于“广州第二CBD” 市场搬迁需求迫切

       会上,荔湾区相关负责人介绍,现状黄沙水产市场位于荔湾旧城南侧,紧靠沙面岛。现状建筑面积为5万平方米,其中商铺3.2万平方米,办公区1.8万平方米,商户500家。

       随着荔湾区发展,黄沙水产市场目前所处位置位于“广州第二CBD”白鹅潭中心商务区,近两年来交通、教育等利好消息不断。而水产批发功能对荔湾老城区的环境、风貌、交通、市政多方面带来巨大压力,对旧城与周边历史街区保护带来不少负面影响,同时也与荔湾旧城文商旅发展目标存在较大差距。苦于环境交通压力,多年来居民呼吁搬迁。此外,受限于现有的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用地空间等的局限,水产市场亦有迫切的搬迁需求。

       经历多年多轮的选址研究工作,广州市政府最终于2018年1月3日在关于支持解决广州港务局和广州港集团问题的有关会议中,议定“原则支持将东洛围码头作为黄沙水产市场永久搬迁选址”。今年1月11日,市政府关于办理选民群众提出设计民生建议的会议也提出“加快沙洛片区控规调整工作”。

       去年8月,市国规委官网发出一则公示,内容为推进白鹅潭中心商务区建设,荔湾区拟深化沙洛片区控规,其中就包括满足黄沙水产市场的搬迁升级需求,落实发展用地。目前正在开展沙面、西堤的环境整治产业提升工作,也涉及市场搬迁。

       规划 地处重要滨水景观地区 将连片开发打造美食港

       根据规划,黄沙水产市场将搬迁至沙洛片区。该片区位于荔湾区东南角,处于珠江后航道和三支香水道交汇的地区,规划范围西至东沙大道,东至珠江,北至环翠北路,南至三支香水道,环城高速贯穿。规划拟调整范围89.4公顷,共包含东洛围(21公顷)和医药港(68.4公顷)两个片区。

       其中,水产市场搬迁地块为广州港集团的自有用地,用地面积1.98公顷,建筑量5.3万平方米,完全可以覆盖全部商户搬迁。该区域将形成以水产为主题,集商业、商贸、休闲、生活服务于一体的活力商贸产业区。

       考虑到这里地处重要的滨水景观地区,规划对建筑限高和空间形态也提出了具体的控制要求。根据技术要求,总建筑限高38米,主体建筑(不低于计容建筑量的70%)集中在25米以下,25米以上的建筑采用退台的形式。根据曝光的建筑规划效果图,市场主体建筑呈船形,线条简洁流畅。

       同时,基于新址建设契机,将引导地区产业功能集聚发展。还有一处占地面积15039平方米、建筑面积22339平方米的美食港。对于老广食客而言,日后可去水产市场新址旁的美食港大快朵颐。

       交通 地铁10号线穿过 未来或有水巴直达

       黄沙水产市场的旧址交通压力较大,因此新址交通设计备受关注。

       在轨道交通方面,规划地铁10号线穿过,设置一处站点东沙站。

       在地面交通上,将优化加密路网,增加1条次干道、4条规划支路、若干条非定位道路。具体来看,环城高速道路红线内增设地面次干路沙洛路,由2条20米地面辅路组成。优化广州圆路至沙洛路接口。从医药港湖区到水产市场新增滨江15米规划支路,连接南北;翠园路两侧增加3条规划支路,支持产业用地发展。医药港湖区周边新增若干条10米宽的非定位道路。

       同时,按照“区域快速集散,内部客货分离”的原则精细化进出交通组织,提升沙洛路等级功能,利用沙洛路、翠园路实现与主要疏解通道的联通。

       配套方面,较原规划新增600车位社会停车场,并预留停车楼建设空间。此外还明确了一处水上巴士码头用地(占地1260平方米)和一处水上货运码头用地(占地880平方米)。未来市民或能搭乘水巴来此采购海鲜。

       景观 新增2.77公顷滨水开敞空间 增加3条公共通江廊道

       沙洛片区位于三水交汇处,因此在景观设计和环境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控规深化后,绿地规模相比现行控规有所减少,共计26.79公顷,但比总规增加了9.87公顷。其中包括通过增加滨水建筑退让空间,增加了2.77公顷公共开放空间。

       如何打造好滨江景观?规划透露,在医药港地块着重增加滨江对外开放空间。居住地块退缩20米,非居住地块退缩15米-40米,临水建筑距现状岸线68米-78米,共贡献27664平方米的24小时对外开放空间。还将增加3条宽度不小于15米、间距不小于100米的公共通江廊道,提升滨水可达性。

       规划还提出勾勒富有韵律、体现珠西滨水风貌的城市天际线,形成珠西滨江贯通的十里慢道。

       临江设置水产市场,环境成为焦点。环境评估显示,在严格执行环境保护规划、实施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落实综合防治对策的情况下,规划实施对环境影响能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是可行的。

       “不能产生新的污染源!”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局长彭高峰表示,要在这里执行更严格的环保标准,成为广州一道新的靓丽景观。

      走访

       商户淡定“没那么快能搬” 希望新址更宽敞环境更好

       25日下午,记者来到黄沙水产交易市场,市场内大部分水产店都在正常营业,运载海鲜的货车一辆接一辆,食客也是络绎不绝,丝毫没有被市场搬迁消息所影响。

       多数店铺老板表示暂时没有收到任何要搬迁的通知。对于市场搬迁地址定下来的消息,他们十分淡定,纷纷坦言“见怪不怪”,并始终觉得不可信。

       “关于搬迁的信息我收得多了,到现在不也还是在这里?”蔡老板对记者说,搬迁这件事差不多讲了11年了,每一次都说确定下来了,但年年都没动静,“就算真的要搬,最少也需要个五六年吧。”

       卖海螺的陈阿姨是黄沙水产市场的第一批商户,1994年就开始在黄沙水产市场工作。陈阿姨斩钉截铁地说“没那么快可以搬”,但她又担心搬迁会造成客流量的损失。

       水产店的职员张女士在市场工作一年了,她表示,“目前这个市场空间小、车流量大,狭小的空间被挤得水泄不通,希望能够搬到更加宽敞的地方。”

       对食客而言,搬迁后的位置成为焦点,有的表示,若太远则不考虑“帮衬”;忠实“粉丝”则表示,虽然这个水产市场质量与价钱都没有太大优势,但胜在海鲜种类比较丰富,也方便货比三家。


声明:

① 凡本网所有原始/编译文章及图片、图表的版权均属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所有,如要转载,需注明信息来源: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
② 凡本网注明信息来源:XXX(非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联系电话:010-65067637

相关信息
· 《中国水产品》
· “鲁”字号水产品闯关东 山东渔业拓展东北朋友...
· 一家烟台水产企业出口合法性认证被停办...
· 一家大连水产企业出口合法性认证违规失信...
· 刺身级生蚝、无沙白蛤……黄河口名优水产品闪耀...
· 《中国水产品》
《中国水产品》
“鲁”字号水产品闯关东 山东渔业拓展东北朋友...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