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官网!

水产品可持续性评估结果专家研讨会在京圆满落幕

 

发布时间:2017-03-07 14:42:02  信息来源: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  编辑:EISEN

 

       3月6日上午,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CAPPMA)和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共同举办了“水产品可持续性评估结果专家研讨会”,12位来自水产苗种、养殖、鱼病、饲料、捕捞、管理、认证等不同业内专家出席本次会议,并就近70个国内常见水产品的可持续性评估结果进行了讨论。会议由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常务副会长崔和主持。

       水产品可持续性评估项目,旨在用科学的方法评估国内常见水产品种类的资源利用,环境影响与管理情况,并以红、黄、绿分级直观地向消费者列出建议或者不建议消费的水产品类目,形成“水产品指南(Seafood Guide)”。

       本项目实施过程包括:一是确定评估对象。从2015年底开始,专业团队收集了北京、上海、广州、武汉、成都等7个大众型城市、60个超市的在售水产品信息。二是确定评估范围。通过统计超市出现频次最高的100个种类,最后甄选出70个水产品品类。三是可持续评估。北京大学、英国环境可持续评估公司通过运用WWF公开通用的水产品捕捞和养殖评估方法,依据国内外公开信息,包含文献检索,报告、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公开的新闻咨询,结合实地走访与专家咨询,从种群状态、渔业/水产养殖的生态影响和管理三个方面对每个水产品品类进行评分。四是专家复审。组织业内专家对上述评分进行审核。

       本次专家研讨会邀请了渔业领域不同业内专家对评级结果进行第二轮复审。总体来说多数种类的可持续评级结果得到了专家的共同认可,对一些品种的评级也提出了专家修改意见。由于本次评估方法是采用的是WWF公开通用的水产品捕捞和养殖评估方法,会上专家也就国际标准是否适用于中国国情、数据缺失时的评估准确性、仅基于公开数据的局限性、一旦评为红色对国内相应产业带来的负面影响等方面展开了激烈的讨论。现有的评估结果显示养殖的可持续现状要明显优于捕捞,贝类和海藻类总体可持续现状良好,相对地对虾养殖和一些肉食性水产养殖的可持续现状差。

       更多的评估结果有望在年底以“水产品指南(SeafoodGuide)”的形式呈现给国内消费者,届时国内超市在售的主要水产品都可以在线查询它们的可持续状况。

       针对列入红色对相应产业的影响,崔和常务副会长表示,我们应从更长远的角度看待水产品指南对我国水产品生产影响和意义。世界自然基金会市场转型倡议总监金钟浩指出我们的评级目的不是打击某些产业,而是通过消费的转变带动和促进可持续水产品的生产,同时可以帮助超市采购方甄别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区域和物种,为消费者提供更可持续的产品。

       国际上已经有十几个国家的消费者在使用“SeafoodGuide”,这将是我国消费者第一次接触到这个工具,有别于传统热议的食品安全问题,这个指南将从更综合的角度重新审视我们的消费选择对环境、资源的影响。

       我国是水产品生产和消费的大国,对水产品的可持续性进行评估,不仅有助于消费者、采购方有意识地选择环境更友好的产品,还能用作衡量不同水产养殖、捕捞生产系统的基准,帮助生产者选择更可持续的生产方式。


声明:

① 凡本网所有原始/编译文章及图片、图表的版权均属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所有,如要转载,需注明信息来源: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
② 凡本网注明信息来源:XXX(非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联系电话:010-65067637

相关信息
· 《中国水产品》
· “鲁”字号水产品闯关东 山东渔业拓展东北朋友...
· 刺身级生蚝、无沙白蛤……黄河口名优水产品闪耀...
· 《中国水产品》
· 《中国水产品》
· 《中国水产品》
《中国水产品》
“鲁”字号水产品闯关东 山东渔业拓展东北朋友...
Baidu
map